我国城镇一季度新增就业人数超预期
发布时间:2012-04-28|发布人: 齐鲁师范学院就业指导中心|浏览量:72
给每一个劳动者自食其力的机会,一个健康社会的就业愿景莫过于此。就业对于一个国家民生状况的基础性意义不言而喻。中国长期高速发展的奇迹,曾几何时是中国劳动者就业的重要保障。然而时移世异,在这个庞大经济体结束“飞奔”转为调速前进的时刻,社会就业如何与之适应?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调低至7.5%,而就业目标仍然是“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这一近年常见目标。如何在经济降速的大背景下完成这一目标?这是一个在劳动节前夕颇有意义的话题。
332万:一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超预期
事实上,从最近几年来看,中国实际就业目标往往超出年初目标,2010年城镇新增就业110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1%;2011年城镇新增就业116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1%。而在备受各方担忧的2012年,各方对就业情况倍感压力。
4月25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32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139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人数43万人。一季度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与去年底持平。
据尹成基介绍,中国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中央财政加大就业扶持政策力度,2012年安排资金439亿元用于促进就业。
经济放缓暂未威胁中国就业
“由于宏观经济波动对就业影响具有滞后性,经济增速回落对就业的影响尚未充分显现。”尹成基说。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所长郑东亮指出,中国经济仍处于较快发展区间,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速依然较快,用工规模增幅较大,对就业的吸纳能力日益增强。
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认为,目前虽然存在诸如经济增长回落等一些不利于拉动就业的因素,但化解这些问题的方法也很多,例如加强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支持等。
国务院日前批转的《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年)》就指出,“十二五”时期将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国家将实行更加有利于促进就业的财政保障政策,公共财政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小型微型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倾斜。
“当前就业问题的当务之急是结构性矛盾,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的现象是当前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的集中反映。”周天勇说,“在就业人群里,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难问题尤为突出。”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2012年城镇需就业的劳动力达2500万人,比“十一五”时期的年均数多100万人,而近年来每年城镇的新增岗位只有1200万个。
“尽管总量压力依然很大,但劳动者技能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劳动力供给与企业用工需求不相匹配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尹成基说,“从我部统计监测及调研情况来看,招工难从沿海向内地蔓延并呈常态化的趋势更加明显,技能人才和普工双短缺的特征更加突出。”
中国目前仍处于工业化中期,最为需要的就是技术工人,很多地方的技术工人处于严重短缺状态,其中,制造业仅高级技工的缺口就达400余万人。 越来越多的进城务工人员开始为自己在城市里生活的长远保障考虑,从以前的追求有保障的工资到开始寻找有保障的生活。由于子女教育等问题,很多农民工选择用脚投票,离开大城市。
“发展到现阶段,就业已经不是某一个部门能够解决的问题。”周天勇说,“中小企业提供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机会,扶持这些企业就能增加就业,而这需要工商、税务、财政等多个部门的共同努力。”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郑功成教授认为,减轻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税负是稳定就业最直接、最有效的选择,而这一选项在中国近年来财政收入增幅很高的情况下是可行的。
“中国的职业技术培训水平与制造业大国的地位极不匹配,德国大约有8000万人口,但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却有4000多所。”郑功成指出,而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截止到2010年末,中国共有技工学校2998所。
“更为重要的,中国要缩小行业间、城乡间的差距,缩小收入、待遇、保障上的差距,否则人才很难自由流动。”郑功成说,“大学生愿意去国家机关、大国企是因为它们有更好的社会保障和待遇。”(半月谈网/记者 陈炜伟 徐博 王亚光)
降速时代如何稳定就业?
“一季度订单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5%左右,未来形势也不乐观。”深圳乐其玩具公司总经理石林告诉记者,“今年我们招聘的员工恐怕会减少。”
一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8.1%,处于近两年来的低点。外需下降是其中很重要的原因,这使做来料加工生意的石林日子很不好过。
就业是民生之本。当前,经济增速回落对就业产生了哪些影响,就业形势究竟怎样,政府部门该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影响尚未充分显现 用工需求下降苗头渐露
“去年一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是303万人,今年是332万人,好像还不错。”23岁的清华大学研究生二年级学生赵璞近来密切关注网上就业舆情。
下半年就要找工作的赵璞也代表了很多就业或即将就业者——在当前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企业用工需求下降的苗头让他们有所担心。
不过,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5日发布的数据来看,一季度就业局势保持基本稳定——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32万人,比去年同期增长9.6%;一季度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与去年底持平。
以河南为例,2011年,河南新增农村转移劳动力为102万,仅富士康、海马汽车、格力电器等几个产业转移的代表项目,其用工总需求将近60万,几乎可以吸纳一半的新增农村转移劳动力。
形势尚好,尤须谨慎。“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对就业影响因素增多,全球市场需求低迷、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将影响中国外贸企业吸纳就业;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也会影响对就业的拉动能力。”尹成基坦言。
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掌握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企业用工调查等相关信息以及部分省份反映的情况看,当前一些企业用工已呈现需求下降等苗头。
25日同时发布的《CTG中国(劳务用工)就业指数报告》显示,批发零售业、ICT(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劳务用工虽然仍在增长,但增速却在下降。“这一现象需要密切关注,今后一段时间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尹成基说。
就业、招工“两难”并存 结构矛盾为当务之急
“纵观当前就业市场,就业和招工‘两难’现象并存,而这也是当前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的集中反映。”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说,“在就业人群里,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就业难问题尤为突出。”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2012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680多万人,比去年增加20万人。就整个就业市场来看,2012年城镇需就业的劳动力则达2500万人,而近年来每年城镇的新增岗位只有1200万个。
“尽管总量压力依然很大,但劳动者技能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劳动力供给与企业用工需求不相匹配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尹成基说,“从我部统计监测及调研情况来看,招工难从沿海向内地蔓延并呈常态化的趋势更加明显,技能人才和普工双短缺的特征更加突出。”
黑龙江正大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姜鸿斌介绍,哈尔滨市场缺少的是专业的车、钳、水、电、焊等各类技术人才,这个市场需求很大,而且断档了相当长的时间。
郑东亮说,中国目前仍处于工业化中期,最为需要的就是技术工人,很多地方的技术工人处于严重短缺状态,但职业技术教育和人才政策却相对滞后。根据相关统计,中国制造业仅高级技工的缺口就达400余万人。
农民工也出现新动向。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周文蓉分析,越来越多的进城务工人员开始有新选择,从以前的追求有保障的工资到开始寻找有保障的生活,例如子女教育等,因此很多农民工选择用脚投票,离开大城市。
全年439亿元促就业 着力畅通就业渠道
虽然存在诸如经济增长回落等一些不利于就业的因素,但化解这些问题的方法也很多。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5日明确表示,今年将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中央财政将加大就业扶持政策力度,全年安排资金439亿元促进就业。
“当前,扩大就业已经不是某一个部门能够解决的问题。”周天勇说,“中小企业提供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机会,扶持这些企业就能增加就业,而这需要工商、税务、财政等多个部门的共同努力。”
令人瞩目的是,国务院日前批转的《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年)》已指出,“十二五”时期公共财政将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小型微型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倾斜。
大学生就业问题备受关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表示,将继续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当前就业工作的首要任务。
“高校毕业生人数今年还会有新的增加,总体压力比较大。”尹成基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其他部门将积极拓展高校毕业生就业领域,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进一步畅通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城乡基层、中西部就业的渠道,完善相关政策,使高校毕业生“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
据介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将实行高校毕业生“就业实名制”。“这可以更准确掌握就业信息,这项工作正在积极推进当中。”尹成基说。
“大学生愿意去国家机关、大国企是因为它们有更好的社会保障和待遇。”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进一步分析说,“中国要缩小行业间、城乡间的差距,缩小收入、待遇、保障上的差距,否则人才很难自由流动。”
职业技术培训水平较低,也是影响就业的一大因素。而当前职业院校数量不多,运行举步维艰,这急需教育等部门打破藩篱,形成合力。
“中国需要大力加强技工教育,加快培养一大批掌握熟练技能、高超技艺和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人才。”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建言,中国应将初中毕业后的职业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半月谈网/记者 徐博)
扩展阅读
用工荒+就业难:结构性矛盾如何求解
企业嚷着“招工难”,求职者反映“就业难”,如此结构性矛盾在不少地方往往叠加显现。专家认为,产生这种有悖我国劳动力相对充足的现象,有其深层次的原因,反映出我国就业体制、教育体制、行政管理体制等诸多方面的问题。目前来看,化解日趋加剧的“两难”矛盾需迈四大门槛。
88.2%企业处于缺工状态,42.1%求职者就业不乐观
最近,湖北工业大学与湖北省总工会联合开展历时3个月的调查,调查人员走访了武汉、黄石、宜昌、襄阳、荆州等市及所辖13个县(市)区29家人力资源市场,对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所有制的236家用人单位和省内5所大专院校及数百名求职者进行专题调查。
湖北工业大学经济学教授胡放之介绍,调查发现,多数企业招不到工,求职者一职难求。有88.2%的单位反映处于缺工状况,长期缺工的占58.5%,短期性、临时性缺工占30.1%。
其中,纺织服装、餐饮服务等行业经常性缺工,而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建筑业单位缺工以短期性、临时性缺工为主。往年企业主要缺技工,但当前56.8%的企业最缺普工,其次才为专业技术人员,占37%,管理岗位缺工占比仅7%。
与此相对的是,求职者仍然一职难求。44.2%的求职者找工作用了两个月以上,14.2%的求职者找一份工作要花5个月以上的时间,42.1%的求职者对就业不太乐观或很不乐观。已就业者跳槽现象突出,54.7%求职者曾在两个或3个不同单位工作过,45.3%的求职者在一个单位工作没有超过两年。
胡放之说,招工难不仅是行业或局部现象,已显现出向纵深蔓延的势头。不仅纺织、服装、餐饮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出现了“用工荒”,连生物、医药、能源等技术或资金密集型企业也相继出现用工短缺问题;不仅湖北省企业用工短缺,东南沿海企业也加大了向湖北省各地及大专院校招工招聘的力度。但尽管如此,毕业生仍然对就业前景充满担忧。
四道关卡让毕业生裹足不前
企业有岗位招不到工,即有事没人做;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即有人没事做。胡放之认为,出现这种矛盾现象是各种结构性及非结构性因素的综合反映,从非结构性因素看,大学生自身能力、职业发展空间、待遇及家庭背景与社会关系对毕业生就业都有直接影响。
企业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用工不断增加,但这些企业急需招聘大量掌握熟练技能的技工或高级技工,“而这恰恰是大学毕业生们所不具备的,大学生自身能力发展不足,难以适应企业发展要求。”调查中,28%的企业认为,岗位技术要求高、人员素质难适应是企业缺工的重要原因。
最能吸纳人力资源的中小型企业,创新能力显得不足,有56.8%的岗位需求是普工。“这些岗位处于行业低端,重复性劳动多,留给大学生发展的空间有限。”胡放之说。还有不少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产业盲目提高用人规格,却不能同等地提供晋升渠道和待遇,大学生不能实现自我发展的需要,有了经验就往更好的地方去了,企业成为人才培养基地,陷入不断招工、不断流失的恶性循环。
薪酬与缺工呈负相关系,企业平均工资在1000元以下时,缺工率为31%;平均工资在1001-1500元时,缺工率为24%;平均工资达到2501-3000元时,缺工率仅为3.1%。“薪酬不高,不仅难以回报昂贵的教育投入,还难以应付谈婚论嫁、购房持家、哺育孩子等现实问题,”胡放之认为,“招工难就业难,实质上招廉价劳动力难,同时反映出求职者实现职业愿景难。”
“社会上的‘拼爹’现象直接使得大量来自农村的贫困大学生就业质量低、就业情况很不稳定,向上流动的渠道越来越窄。”胡放之说,调查中有35%的员工是通过家属或朋友帮助实现就业,有26%的员工是通过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介绍就业,他们很难进入一些好企业尤其垄断企业。
化解“两难”至少要过四大门槛
专家认为,产生“招工难、就业难”这种现象,有悖我国劳动力相对充足的社会现实,折射出社会多重深层次原因,要化解这一结构性矛盾至少要跨过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教育结构和分配结构这四道“门槛”。
“人往高处走,不同城市之间就业机会和未来发展机会也存在差异,众多求职者涌入大城市或流向经济发达地区,也就不足为奇了。”胡放之认为,造成这一地区差异的原因与产业结构有很大关系。
以湖北省为例,传统产业比重大,用人需求不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够,人员吸纳能力也有限,一些竞争性行业和民营性质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是大学生的主要雇主,但只有不断进行产业升级,才能满足大学生自我发展需要,所以解决“两难”问题,调整产业结构很有必要。
目前的就业结构对大学生也不公平,一些企业尤其垄断行业为降低人工成本、规避劳动关系责任,大量使用劳务派遣工,一方面占据了本属于大学生的就业岗位,一方面劳务派遣工学到本事就跳槽,离岗弃职无所顾忌。数据显示,湖北省垄断行业或少数国有大型企业劳务派遣工用工量已超过四成以上。胡放之说,长此以往,不但技术骨干会不断流失,还有可能引发新的社会问题。
校企供需脱节,是引发“招工难、就业难”问题的重要原因。高校专业同质化严重,市场需求已近饱和,而新的专业结构调整没能及时跟进,致使某些企业急需的专业人员,在高校却无人可招。相反一些地方的职业技术学校由于机制灵活,专业设置能够随市场需求相机调整,办学方向与市场导向契合度高,学生就业形势普遍好。
“收入分配不公是引发招工难、就业难的根本原因。”调查发现,垄断行业职工年均收入高达全国职工年均收入的数倍甚至十倍以上。垄断行业凭借自身优势吸引求职者,出现了百人竞一岗、千人争一职的极端现象,而经济效益差的企业或社会地位低下的职位却少有人问津,大学毕业生宁愿在家啃老也不愿到小企业做一般工人。
从深层解决“两难”叠加问题的五点建议
专家认为,在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湖北等中部省份劳动力市场仍显供大于求的趋势,“就业难”将是长期存在的问题;而“招工难”则是各种复杂因素综合作用的反映,是一种阶段性、结构性的现象。
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应把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战略来考虑,科学合理地配置人力资源。专家为此建议:
第一,成立各级就业指导委员会,将就业工作纳入区域发展规划进行统筹安排。有利于强化人社、财税、工商、民政、公安、教育等政府职能部门协作,联手推进各项就业政策的衔接与落实;有利于统筹解决困难就业群体、农村富余劳动力、城镇新生劳动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有利于整合各种就业服务资源,合力突破体制性机制性障碍,提高经济发展和用工需求的匹配度。
第二,鼓励各地建立劳动力市场联盟。由各地就业主管部门牵头,建立劳动力市场联盟,不但可以有效整合各方资源,搭建起互联共享的信息网络平台;还可以统筹兼顾各方利益,加强各方密切协作,通过完善服务功能,拓宽就业渠道,规范用工行为,进而引导劳动力有序流动。
第三,加大对小企业的扶植力度。小企业特别是微小企业,一般处于产业链末端。由于经营门槛低、平均利润率低、工资水平低、员工流失率高,致使这些小企业成为受累于“招工难、就业难”问题的政策洼地。但是,这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则是安置就业的主渠道,支持小企业发展,是实现充分就业的必由之路。
因此,必须综合运用财政、税收、金融等手段,加大对小企业的扶植力度。尤其是在小企业相对集中的工业园区,要统筹规划公租房、学校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为小企业招工留人营造良好的条件与环境。
第四,大力发展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据悉,制造业高度发达的德国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办学比例为3:7,而我国则恰恰相反。
要解决好我国职业教育“短腿”问题,首先,争取通过国家立法确立职业教育的地位,使其在公共资源与生源配置上享有与高等教育同等的待遇。其次,要加大教育体制改革的力度,适当缩小高等教育规模,扩大职业教育规模,有条件地将大学三本(独立学院)改制为职业技术院校,对各类职业高中和技工学校给予更多的政策扶植,形成多结构、多门类、多层次的职业教育网络体系。最后,要加强校企对接,培养企业急需的实用人才,使职业院校成为培训高级技工的“摇篮”。
第五,注重解决好分配领域的突出问题。行业收入悬殊,社会分配不公,是引发“招工难、就业难”问题的根本原因。要严格执行国家“限高、扩中、提低”的收入分配政策,协调政府相关部门打出标本兼治的“组合拳”,从根本上矫正社会平均利润率“扭曲”问题。要严格限制垄断行业工资过高增长,切实将对中小企业减税让利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同时,要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作用,依法推动企业普遍建立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进而形成劳资双方共商、共决、共享、共赢的利益协调机制,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充分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