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大学生就业期待各方变革

发布时间:2013-08-28|发布人: 齐鲁师范学院就业指导中心|浏览量:246

“我还是想做媒体工作,但还是非常艰难。”已先后参加了十几轮考试的王嘉宾依旧在坚持。

  今年毕业于重庆文理学院的王嘉宾,学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从大三开始,他就开始为毕业就业做着准备。“我的学校不是一流的,父母也没有什么可以求助的关系。”

  王嘉宾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其同学中今年找到理想职业者并不多,如果最终不能找到理想的工作,他会选择先就业,比如去一家公关公司,先从传媒行业的边缘地带出发,或许以后有机会。

  “当外界因素无法改变时,能改变的就只能是自己,包括"就业观念、能力和知识"等等。”北京某大学就业指导中心负责人说。他认为,转变学生就业观念很重要,规划职业生涯要现实些,能就业的先就业,不要总是犹豫观望、盲目攀比。

  就业需各方转型

  一份招聘网站的调查报告显示,超过50%的在校大学生期望进入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体制内单位。

  “中国移动的员工已经有50万人,间接带动的就业岗位去年大概超过240万。”中国移动人力资源部综合人事处经理马力说。

  根据麦可思的统计,在过去十年,80%大专以上人才增量到了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增量有限。

  中华英才网人力资源研究院院长赵子风称,民营企业是大学生就业的主力。

  “说个笑话,就像《非诚勿扰》节目里一样,你如果要求太高,找对象怎么也找不到,你的条件是二流的,你想找一流的,最后只能成为剩男剩女了,如果你正确估量自己就能找到合适的,现在这是一个心态的调整问题。”一位专家说。

  北京某大学就业指导中心负责人举了前不久发生的一个毕业生的父母挑剔的例子:“大兴区一家医院希望我们推荐毕业生,我们推荐了两名,两人最终都放弃了,原因都是父母觉得医院离家太远。”

  这样的选择或造成两种局面,学生就业难,企业找不到合格的人才。

  某行业协会秘书长气愤地表示:“我从去年面试了大约五六百人,天天面试,或许人们认为行业协会招人会很容易,但真的很难。我们可以不讲专业、性别、学历,那总得看具体的事你能不能干得了吧。打个比方,很简单的事,把几张纸装订成文件,写一份会议纪要,这样的事还干不了。这和他们本身的职业观与价值观有关系,非常不成熟,包括我接触的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也有这样的问题,我总感觉他们传递给学生的观念不对。”

  当然,学校也在转变观念。

在6月30日的21世纪教育沙龙上,北京一所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陈卫表示,“学校转变观念,要从管理转向服务,如尽可能地多挖掘就业信息,尽可能简化办理就业手续、尽可能完善校企共建平台、尽可能在一对一帮扶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过程体现个性化和精细化。”

  赵子风认为,中国的企业跟所有人都要一起去帮助大学生就业,不要带着问题去看任何一个年代的人,“我们给中国的雇主提出了一个建议,对未来的"90后"毕业生,要给出2~5年的培养周期。”

  呼唤高等教育结构调整

  让上述某行业协会秘书长不解的还有另外一件事。

  去年,该秘书长去了全国20个省和地市考察汽车专业的教学规模以及专业结构,发现很多有专业基础的学校在办学,另外还有很多学校从来没有汽车专业办学经验,但是也开始办了。

  “后来我就问校长,你们为什么要办这个专业,他们的回答让我无言以对,因为能招上生来所以我就办这个专业,这就是学校的问题。”上述秘书长说。

  尽管大学生就业难有着诸多原因,但高校有着无法规避的“责任”。

  以王嘉宾所读的新闻专业为例,1998年,这个专业有78所院校共计招生5920人,同期在岗的新闻采编和节目主持播音有21万人;2010年有500多所院校共计招生7.5万人,同期在岗的新闻采编和节目主持播音有24.6万人。

  “这说明十多年时间从事新闻专业的岗位增加了17%,而全国大学的新闻专业招生却增加了12倍,大学在扩招中专业设置的严重盲目性可见一斑。”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上海教育科学院原院长胡瑞文在上述教育沙龙上表示。

  中国普通本科1998年招生108万,扩招12年后的2010年招生681万。

  不可否认,教育快速发展,使更多人有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使国家的综合实力增强,而它带来的挑战则是大学毕业生找到理想岗位越来越难。

  再看我国18到22岁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1990年是2.3%,2002年是15%,开始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2012年达到30%,在校生超过3300万人。

显然,以招生为导向型的高校并不少。

  以《2013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的一个小细节为例,该报告总结了至少持续了近三年的红牌专业,特点是薪资持续走低,失业量大,就业率持续走低。

  麦可思公司总裁王伯庆表示,这些专业有一个特点,一般都是名头特别响,比如国际商务、商业英语、法学,家长们较追捧;二是这些专业办学门槛低,不像理工科要有一个实验室才能办,这样又能招到生,师资办学门槛又低,造成了大量的专业质量低和数量大并存的问题。

  “如果高等教育培育目标结果不调整,大学生就业难会一直存在。”胡瑞文说。

  现在读文科的人太多,读理工农科的太少,从扩招12年间各大学科的招生比例看,工科从40%降到了33%,管理科学从12%增加到23%,艺术学科从4%增加到7%,这也是造成现在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胡瑞文称,当前把自己定位于研究型的大学约占大学总数的20%,明显偏多,因为大众化阶段需要90%以上的大学要以就业和教学为导向。

  大数据时代的教育转型

  “我们应该各方面的数据都分析出来后,学生就业难到底是社会的问题,还是在这个时代中的一个正常的情况?学生就业难到底学校应该负主责,还是家庭、社会,到底谁该起到最重要的引领作用?哪一方的问题,每一方都需要做变革,我变革什么?”中国汽车文化促进会秘书长杨晨说。

  换言之,学生的身份要发生变化。

  “作为一个基层校长,我一直在反思这件事情,过去大家经常谈学校的产品是什么,学校的产品是学生,现在反过来想,可能这个说法不对,实际上学生可能是我们要服务的顾客,因为这个学校应该是服务业,现在家长、社会、政府是我们的服务方。”一高职学校校长告诉本报记者。

  而这也是市场紧迫下的“思考”。

  众所周知,生源下降,招生分数下滑,本科在大量扩招,网络教学的兴起等诸多背景下,一些高职学校为求生存,招生分数基本到了200分。

  但校方也有自己的难处。以天津为例,光高职院校就有26所,能招满的基本在个位数。

  “既然招进来,就得服务好,学生入学一般18岁,大学想做的是使学生怎么成长、成才,可能还要加一条——成人,他的年龄达到了生理成人岁数,但基本的一些素养没有达到。这些孩子考两百分和三百分并不是他们笨,这就要求我们增强学校的服务性。”天津职业大学校长董刚说。

  近些年,有一些高校也在与专业的教育类调查公司合作,这些数据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这些学校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践环节、社团活动、科技竞赛等方面,包括招生宣传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红牌专业的排名以及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一些高校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较大的专业设置的调整以及学校的基本定位。

  比如2009年,经过与调查公司合作,一所学校发现其30多个专业的学生共同的一个问题就是表达能力差,于是该学校专门对学生开设口语表达课程,力图来改善,当然不光是课程,还有其他的社团活动等相应配合,而在就业的过程中,这些细节同样很重要。

  不过,在内忧外患的大背景下,无论高校转身是被迫还是自发,都需要一个理性的建设性的明确思路,而这个建设性首先依据的是大量数据的科学分析,而大数据时代,教育类的调查数据与分析在国内也刚刚起步,高校依托怎样的数据基础进行转型,人们都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