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难就业年”背后的教育问题
发布时间:2013-05-02|发布人: 齐鲁师范学院就业指导中心|浏览量:243
不久前,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在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会上表示,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为699万人,比去年增加19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复杂严峻,就业工作已进入关键时期。 4月25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及早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这表明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已引起中央高层的高度重视,这富有深意。 大学毕业生就业,不但关系到大学生个体的成长,还关系到每一个家庭的幸福,是一项基本的民生工程。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今年的大学生就业形势确实十分严峻。据2月初对近500家用人单位的统计,这些单位2013年计划招聘岗位数同比平均降幅约为15%。而广东2013届毕业生签约率目前仅有30%,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0个百分点,就业形势较2008年更为严峻。舆论就此称今年是“史上最难就业年”。 对此,教育部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大力拓宽就业渠道。包括:将与国资委、工信部等合作,举办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信息技术产业等方面的招聘活动,积极动员国企扩大招聘规模、增加人才储备;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千方百计拓展就业领域,加强与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合作,加强与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现代服务企业的人才对接,努力开辟毕业生就业新渠道,等等。 各地需要严格落实教育部的措施。但更需要思考的是,怎样从根本做起,给每个学生“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其实,2003年起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就一直十分严峻,但导致就业难的根本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一些地方对此的基本思路是,解决一年是一年,把难题往来年推。这导致问题越积越多,结果必然是“就业难,没有最难,只有更难”。 比如,眼下的高校毕业生求职高峰期中,一些人文社科类专业学生明显遇冷。这不是什么新发现。之所以常年如此,一个重要原因是学校盲目扩招。近年来我国高校人文社科类专业的扩招规模远大于理工专业。因为举办理工科专业需要实验设备、专任教师,要付出更大成本,而人文社科专业扩招的成本小,更容易。如此一来,一方面学校只重规模,忽视办学特色和质量,另一方面导致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相关专业学生就业难是注定的。 教育部门曾针对这种情况,规定就业率低的专业减招或停办。可是,这种行政性的要求解决不了问题。众所周知,就业率是由学校自己统计上报教育部门的,要弄出漂亮的就业数据,实在太容易。而从办学角度分析,对不同学校不能用单一的就业率指标评价。结果是,在这样的要求下,各校就业数据越来越高,可大学生的感觉却是就业一年难似一年。 与就业难相伴随的,还有日益升温的考研热。今年,我国考研人数达180万。有舆论批评大学生考研盲目,没有学术理想,只把考研作为就业的避风港。有意思的是,教育部门和高校,也把研究生教育作为解决本科毕业生就业难的出路之一。虽然研究生培养质量遭遇质疑,可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却持续走高。 在这种情况下,与其说我国有699万大学毕业生毕业,不如说我国每年颁发出699万张大学文凭。没有教育质量、特色做保障的大学文凭,只是“文凭泡沫”。手持如此文凭的大学生走向社会,并不能为社会发展注入创新活力,无法进一步为未来的毕业生创造岗位,也难以实现个体价值。 因此,根本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需要引导每所学校真正关注教育质量。为此,教育部门要转变职能,建立新型的政府管理学校模式,赋予学校办学自主权,让大学能有自己的办学定位,并根据自身定位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